一地两检、1+1>2!沪苏警方打造长三角警务一体化检查站样本

发布时间 :2020-10-27 16:18

在沪苏省界,我市岳鹿公路至上海嘉定城北路通车已满百天。与其他省界不同,这里只有一座公安检查站。
这座检查站“未来感”十足,各种“黑科技”富集,比如全自动检测设备,十几秒就能核查私家车车上人员身份。短短3个多月,这条通道已成为沪太两地交通要道,日通车量由起初4000多辆增长2倍多,但忙而不堵,其中秘诀,不仅是高效智能的设备,更是两地警务合作的创新。

首创“一地两检”查控模式

在这条道路规划初期,沪苏两地警务部门就先期进行沟通会商,探索研究警力协作共用机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省际陆路卡口模式,将传统的省际两座检查站建设合并为“一站”。在两地警方深度协作下,沪苏公安一体化值守的嘉太省际公安检查站顺利建成并投入使用。
“物理”的合并,并不是两地合作的重点。市公安局和上海公安局嘉定分局通过周密部署,首创省际卡口“一地两检”查控勤务模式,实现“警务一体化融合、资源集约化配置、能效最大化提升”的初步目标。
作中,两地公安部门打破沪苏两地行政壁垒和区域壁垒,实现人力、数据、系统共用共享。其中,常态勤务期间,由上海嘉定分局统一安排工作任务,组织两地警力开展省际陆路卡口一体化查控工作;在重大安保任务期间,两地则按照“谁主办、谁指挥”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由其中一方公安机关牵头统筹,统一指挥。


科技支撑提升通行效率

家住上海市嘉定区的倪杰,平时在我市陆渡街道的某精密机械公司工作。倪杰每天会在早晚两个固定时间驾驶私家车经过沪苏省界,而嘉太公安检查站是他每天上下班通勤的必经之路。
“请摇下车窗,打开后备箱配合安全检查。”10月27日8时许,在检查站声控语音引导下,倪杰在驾驶室内完成上述操作。不到20秒,他不用下车便完成了包括身份核对、车底扫描在内的5项通关检查,高效便捷。

在大客车安检方面,嘉太公安检查站专门配备了类似于高铁检票系统的身份证自助查验设备,乘客仅需2至3秒即可自助完成身份查验。此外,乘客集中安检大厅还安装有“红外线测温一体机”,可以自动识别被安检人员的体温并同步语音播报,温度高于设定值还会自动报警。
据悉,短短3个多月,嘉太检查站已从刚开通时的日通车4000多辆,增长到现在的一万多辆。智慧警务的深度支撑,为每天往返于检查站的市民朋友提供了便利。


实现“1+1>2”的集约效果

“一地两检”勤务模式不仅避免了车辆的重复检查,也大大释放了地方警力。市公安局巡特警大队卡口一中队中队长解柯卿介绍,按照惯例,一个省际公安检查站需要配备8名民警、32名辅警。如果两地各建一个检查站就要16名民警、64名辅警。而在嘉太省际公安检查站,沪苏两地经过磨合,共派驻8名民警、35名辅警,节省50%的警力。
警力节省了,工作效能却在增加。据了解,两地警方分别在检查站的安检大厅和综合指挥室架设各自通信电台和网络专线,打破信息壁垒,实现数据互联互通;通过“一键点调”系统,联通太仓和嘉定的综合指挥室,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实现异地联动指挥,统一调度,避免两地交界出现管理盲区。检查站自通车以来,已抓获1名“三逃”人员,查获10起酒驾案件,“1+1>2”的集约效果不断凸显。
融合还在继续。一座检查站、“一地两检”模式,是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的一小步,也是沪苏两地警务合作的一大步。两地民警一起工作、一同用餐,在这座“警营共同体”中,“团队即家庭、同志皆手足”的氛围不断浓郁,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未来,这样的模式还将不断延伸、发展,在更多省界检查领域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