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80后“老娘舅”成调解生力军

发布时间 :2015-08-03 11:39

     提起化解矛盾纠纷的“老娘舅”,很多人的印象定格在上海的“柏万青”,她经验丰富嘛!如今在太仓,涌现出越来越多的“80后”甚至“90后”“老娘舅”,他们活跃在维稳创稳“第一线”,用自己的方式给人民调解工作注入新的活力。据统计,目前全市204名专职调解员中,“80后”占35%,他们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其中五分之一为法律专业人才。

  ■80后“老娘舅”调解讲方法

  前不久,西区社区里的严阿姨(化名)跑到社区“告状”,楼下的新业主正在重新装修房子,院子里搭建了阳光房,这样她家二楼的房子就非常不安全,万一遭小偷可怎么办?社区专职调解员黄嘉禄了解情况后立即前往现场查看。严阿姨独居在二楼,阳台没有封,一楼的阳光房的确会给严阿姨家带来安全隐患。黄嘉禄说,邻里纠纷是社区纠纷中最常见的,如果处理不好,伤的可能是一辈子的邻里情。“因此对于这样的纠纷,最好就是化解于萌芽。”

  黄嘉禄30出头,从事调解工作才1年多,但已经有了自己的“处事之道”。黄嘉禄发现,新业主是一位年轻的事业女性,独自在太工作,与严阿姨在昆山工作的独生女情况非常相似。通过这一点,黄嘉禄一方面与新业主沟通,让她了解严阿姨的情况,希望她给二楼安装防护设施;另一方面从情感上让严阿姨体谅一下这位新邻居。多次沟通后,一楼业主同意为严阿姨安装防护设施,严阿姨也体恤小姑娘工作忙,帮助照看下正在装修的房子。“现在,两家人不仅没有矛盾,还相互照应,这是最好的结果。”黄嘉禄说,邻里间发生摩擦、矛盾,情理上能够相互谅解的就不要通过法理解决,因为即便问题解决了,心里的结就再也打不开,影响的是今后的生活。

  ■80后“老娘舅”懂得活学活用

  西区社区2300多户居民中,老年人占了绝大多数,居民楼也十分老旧、分布杂乱。居民反映问题,只要一个电话,黄嘉禄就能够很快反应出事发地点,并第一时间前往现场。“如果自己摸不着北,当事人会失去耐心,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所以自己腿要迈得勤,多到一线去。”黄嘉禄说,部分老年人脾气倔,做调解工作不能硬碰硬,关键要站在对方角度,进行情感交流。谈起调解工作,黄嘉禄有自己的方式方法,而这要感谢自己所学的专业——市场营销,大学所学的市场分析、心理学等知识都可以运用在调解工作中,“调解的矛盾双方就好像是我的客户,调解的最终结果就是获得一个双方都认可的方案。”黄嘉禄这样总结。

  在太仓,像黄嘉禄这样的年轻调解员已经超过了70名,他们分布在全市各个乡镇,普遍具有高学历,且职业化、专业化、技术化水平较高,并能将自己所学的运用到日常调解中,成为社区管理的骨干力量,他们带着年轻人特有的冲劲儿,给人民调解工作注入了青春、活力、热情。

  然而,调解员这份工作繁忙而琐碎,内容充斥着家长里短,需要常年“默默无闻”奋战在一线,年轻的80后是否耐得住这样的“寂寞”?南区社区的专职调解员小陶告诉记者,每一次调解,都好比一次挑战,有难有易,对于个人的沟通、随机应变等能力都是一种磨练,调解成功就好像打了一场胜仗,令人充满成就感。   (来源于《太仓日报》2015年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