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12?4国家宪法日系列活动的微思考

发布时间 :2016-12-08 09:48

    18万人,50万人次,对于一个70万常住人口的城市,单单这两个数字无论如何都是“大事件”。然而,谁能想到,这组数字来自于太仓“12·4”国家宪法日系列活动后的初步统计。12月,传统意义的冷僻时节,一个并非逢五逢十的时间节点,群情缘何因法治而爆发,并且这股力量足以改写太仓普法工作的历史,更昭示着太仓“七五”普法工作前路光明。太仓司法局宣教科陈科长在12月4日活动后的微信朋友圈中,意味深长地说,“今天的温度,堪称史上最温暖的12月4日”。

  群众观点升级,品牌效应凸显,“七五”路线图谱就渐明

  “法治宣传教育的对象是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中央“七五普法规划”明确指出。换一种语境,即普法工作服务的对象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如何服务好、引导好、调动好广大人民群众,坚持群众性的思考方式和工作落脚点,成为了太仓“七五”普法工作的内在逻辑和主导思想,也成为50万+数字背后的真正“爆点”。从“规定动作”集中宣传时间地点的选择,到线上线下宣传渠道的配合,再到十个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无不体现便民、利民、惠民的思想。这其中,“七五普法,光辉太仓”“太阳宝贝”等等多年来持续打造的普法品牌效应得以进一步凸显,一个标志、一个形象、一段语句,既是传播需要,也是便民思考。今年9月,太仓“七五”普法规划率先出台,群众属性大力彰显,群众路线确定无疑。

  普法工作搭台,执法部门唱戏,供给侧改革节节推进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这不仅是普法体制普法机制的重大变革,站在“普法服务人民群众”的视野下,这更是普法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契机。随着法治政府建设的持续深入,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已然成为各类国家机关正确履行职责的基础条件和价值追求。因此,做好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当然成为各类国家机关的职责所在。如何让各类国家机关充分认知,各尽其能,善用资源,高效施策,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好更丰富的普法产品,增强群众法治获得感。2016年初,项目化推进的思路应运而生,“谁执法谁普法”十大系列项目征集确定。

  一年来,普法项目纷纷落地,项目效果如何需要群众评判,于是2016年群众最满意的普法项目评选横空出世,也成为2016年宪法日系列活动的最大亮点。通过这一平台,各类普法项目登台亮相、各显其能,在获得群众评判的同时,更获得二次宣传的溢出效应,许多项目的影响力大大超过了项目本身。当喧嚣归于平静,我们真正收获的是普法工作的空前推广,而最终受益的仍然是我们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社会组织参与,多元力量集聚,动力转换步入快车道

  “政社互动”“三社联动”是太仓的城市品牌,它的价值和意义不仅仅是一个个奖项,更昭示着社会治理的方向。长久以来,普法工作更多的是政府的责任。普及法律知识、普及法律常识,与普法主体专业化、专家化形成内在逻辑。然而,新时期,普法传播正从法律常识向法治理念发生着深刻变化。这意味着,普法主体和对象不再界限分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普法工作的当家人,也必然成为法治理念影响下的受益者。因此,普法不再仅仅是政府的工作,让更多的社会主体参与到普法工作中成为太仓普法的必然选择。

  “政社互动”、“三社联动”多年的深耕细作,让太仓的社会建设土壤肥沃。于是,太阳法治文化艺术团、法治健跑团、东港戏曲社、义工联合会等社会组织逐步走上普法大舞台,成为普法工作的重要力量。2016年的宪法日系列活动,普法志愿者环市行、天镜湖普法公益跑、法治文艺专场演出等活动,都是社会组织直接参与,甚至完全主导下进行的。社会多元力量集聚在普法平台上,实现了普法效果的最大化。普法驱动力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太仓普法展现出勃勃生机。

  线上线下配合,雅俗文化共赏,开放共享大格局成形

  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社会形态,以互联网为平台,实现各类要素的整合和集成,推动生产力和创新力的大大提升。普法工作对于互联网的应用由来已久,但单纯的“自我表达”远远无法发挥互联网裂变传播的神奇功效。2016年的宪法日系列活动,将普法项目的评选、法治微小说阅读和普法公益跑的报名工作放之于线上,让法治元素在互联网的信息高速公路上任意驰骋,配合线下的实体活动,实现了法治信息传播的裂变,大大提升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实效。

  与群众性文体活动的法治俗文化相对应,以法治文学为代表的法治雅文化在2016年的宪法日系列活动中也实现了新的跨越。第二届世界华文法治微小说大赛“光辉奖”作品集《醉清风》由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全国新华书店发行,其首发仪式在北京成功举办。这也是太仓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第一次走出太仓,实现了法治文化品牌在更大领域的推广。一种开放、共享的太仓普法新格局悄然成形。

  一场冬日里的法治盛宴已经落幕,但带给太仓普法工作的思考还在继续。史上最多参与人数,史上最多协同力量,史上首次域外合作……,造就了“普法温度”、“普法话题”“普法力量”……。

  感谢你的参与,相信法治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