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履职促发展 公正司法保民生 为高质量发展贡献“司法力量”

发布时间 :2021-01-13 14:19

去年,市人民法院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审判执行工作,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以高质量司法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全年共受理各类案件19288件(含旧存2736件),审执结16699件,同比分别上升5.06%、6.89%,解决争议标的106亿元,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精准把握形势  服务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多措并举防疫情护发展。严格落实各项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充分运用网络庭审、“云端”执行、四方庭审等技术手段,实现立、审、执全流程“在线”不打烊,共办理网上立案1061件、“不见面”执行655件次,开展网络庭审、远程调解754场。出台疫情期间为企业发展提供司法保障的实施意见,发布疫情期间企业用工法律指引,统一涉疫情劳动纠纷裁判尺度,走访德企民企,主动问需解困,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权益,共审结各类商事案件2328件,解决争议标的26亿余元。推行商事案件专业化审理,高效处理合同纠纷、审慎适用保全措施、及时兑现胜诉权益。实施最严格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通过组织研讨外商投资企业“商业秘密保护”、联合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定期开展巡回审判等方式,健全完善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司法审判协作机制,共审结知识产权案件161件。纵深推进非法金融活动专项治理,落实民间借贷关联案件和疑似职业放贷人名录强制检索制度,着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共审结涉“套路贷”再审案件76件、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金融犯罪案件12件。

加快助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导向,加强与金融监管部门的沟通协作,完善金融案件要素式审判模式,共审结金融借款等案件572件,涉案金额6.58亿元。坚持把破产审判作为促进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健全完善破产案件快速审理、“执转破”、破产管理人履职监督等工作机制。共审结破产案件54件,促成27家企业有序退出市场,助力某房地产公司成功实现重整,清理债务42.74亿元,安置职工517人,释放土地21.92万平方米,盘活资产12.41亿元。

着眼长治久安  维护社会稳定取得新成效

全力打好扫黑除恶收官战。深入推进扫黑除恶 “六清”行动,审结涉黑涉恶犯罪案件3件7人, 审结涉黑“保护伞”案件4件4人,实现“案件清结”目标。审执衔接强化“打财断血”,共执行到位罚金、退赔款、违法财产80余万元。严格落实“两个一律”“一案三查”制度,共向上级法院和市扫黑办移送线索55条。坚持冲刺攻坚与长效常治相统一,健全完善线索摸排、案件把关、协同办案等常态化工作机制。

宽严相济依法惩处刑事犯罪。坚持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理念,共审结各类刑事案件875件1151人。从严惩处侵犯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犯罪,审结暴力犯罪案件54件,盗窃、诈骗等侵财犯罪案件172件。依法打击妨害社会秩序犯罪,审结“黄赌毒”、寻衅滋事、妨害公务等案件120件。切实维护群众出行安全,审结危险驾驶、交通肇事等案件455件。推动刑事司法与国家监察有机衔接,审结职务侵占、徇私枉法等职务犯罪案件9件。推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合理采纳精准量刑建议,共对350名被告人适用缓刑等非监禁刑。落实刑事法律援助全覆盖,共为76名被告人提供法律帮助。

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格落实司法安全责任,完成“六专四室”规范化建设达标改造。坚持监督和支持并重,审结涉违章建筑拆除、政府信息公开等各类行政诉讼案件24件。配合污染防治、安全生产、退耕还田等领域整治工作,办结非诉行政执行案件33件。强化对房地产领域相关纠纷的排查预警,构建多元预防调处综合机制,审结涉精装房、产权式商铺等房地产案件1530件,有效规制房地产市场秩序,防范化解群体性纠纷。

践行为民宗旨  满足群众需求取得新成效

强化全方位民生权益保障。主动回应人民群众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问题的关注,共审结各类民事案件6638件。深化家事审判改革,创建护家家事调查中心,做亮“法为成长护航”普法特色品牌,共审结各类家事案件628件。运用“分调裁审”机制,有效应对劳动争议案件大幅增长趋势,助力和谐劳资关系构建,共审结相关案件506件。将司法救助融入立审执全流程,为生活困难的当事人发放救助款154万余元。

健全长效化执行攻坚机制。大力推进“切实解决执行难”工作,共执结案件6607件,执行到位标的9.38亿元。推动出台专门规范性文件,构建多部门协作联动的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大格局。加快执行指挥中心“854”模式迭代升级,全面推行数字化执行办案模式。开展服务“六稳”“六保”专项执行行动,保障政府重点项目建设。落实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分级分类采取限高失信措施,纳入失信名单1011人次,同比下降61.04%。

提升一站式诉讼服务水平。秉承“对外服务群众,对内服务审判”理念,完成诉讼服务中心升级改造,实现诉讼服务“一次办好、一站全办”。推进“跨区域远程办理、跨层级联动办理”全覆盖,办理邮寄立案893件、跨域立案69件。打造智慧诉讼服务中心,增设24小时自助诉讼服务功能,加强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和深度应用,建立集中送达中心,通过服务外包有效剥离事务性工作,提升诉讼服务智能化、集约化水平。

融入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主动融入党委领导下的多元解纷体系,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着力提升“两个中心”实体化运行水平,完善交通事故纠纷联动处置机制,共受理诉前调解案件3833件,调解成功1367件。“审务进基层、法官进网格”实现全覆盖,“无讼村居”共建率达95%。健全法治宣传机制,注重对《民法典》的宣传工作,共在各类媒体发表宣传稿件393篇次,举办《民法典》等法治讲座33场,受益群众两万余人次。

深化改革创新  公正高效司法取得新成效

完善审判权力运行模式。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强化法官办案主体地位和责任,员额法官人均结案278件。院庭长主审或担任审判长办结案件9043件,占结案总数的54.15%。事前赋权明责,制定审判人员权责清单,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事中全程监管,修订专业法官会议和审判委员会工作规则,强化院庭长“四类案件”监管职责。事后评价问责,常态化开展发改案件、申诉再审案件、检察建议案件等质量评查。

推进案件繁简分流改革。以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为契机,出台民商事案件分案操作规程,组建速裁团队,速裁法官人均结案454件,平均审理天数仅22.23天。特邀调解员队伍实现各镇区和律所全覆盖,引入律师中立评估制度,畅通诉与非诉的衔接,共办理司法确认案件686件。合理扩大小额诉讼和简易程序适用范围,严控程序转换和审限变更,一审简易程序适用率达79.47%,平均审理天数74.06天。与公安、检察等部门建立健全刑事速裁程序适用机制,刑事速裁程序适用率达52.38%。

深化阳光司法机制建设。依托四大公开平台不断拓展司法公开的深度和广度,公开裁判文书8706篇,互联网直播庭审5983场。认真落实《人民陪审员法》,发扬司法民主,人民陪审员全年参审案件1636件。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充分运用传统媒体及“两微一网”、抖音等新媒体宣传平台,推送工作信息1650条,发布典型案例24例。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主动接受政协、监察、检察和社会各界监督。

从严治党治院  锻造过硬队伍取得新成效

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绝对领导,严格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认真接受市委政治巡察、上级法院司法巡查,确保法院工作正确政治方向。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扎实推进“两个坚持”“四学三查两补”等教育活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深化“一支部一品牌”建设,促进党建工作和审执业务深度互融。

持之以恒强素质。注重人才梯队建设,设立“娄东法苑·青讲堂”,举办青年干警座谈会、法官沙龙等活动,为青年干警的成长成才搭台引路。组织各类培训,参训人员达620余人次,常态化开展岗位练兵、办案竞赛、“一案一书一庭审”评比等活动。加大司法调研工作力度,共有5篇案例、10篇调研文章受到苏州市级以上表彰,其中一篇案例被国家级期刊《人民司法》录用,一篇论文荣获全国“至正杯”主题征文活动二等奖。

挺纪在前转作风。修订完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强化督促检查,促进各项责任落地见效。修订汇编93项内部规章制度,全面排查廉政风险点,形成以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的长效机制。开展规范窗口服务专项审务督察,切实改进司法作风。开展“三个规定”落实情况自查整改等专项整治,规范执法办案行为。坚持动态更新廉政档案,以张坚案为典型,开展“三个以案”警示教育活动,进一步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