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整治无证废品收购工作初战告捷

发布时间 :2010-07-15 14:39

  市整治无证废品收购工作开展以来,各地各部门深入一线调查摸底,上门宣传政策法规,联合下达整治通知,合力做好群众工作,全市上下营造了浓厚的整治氛围,对无证经营行为保持了高压治理态势,彰显出重拳整治的坚定决心。截止7月12日,全市自行关停无证废品收购站点65家,清空场地120多处,浏河、城厢、双凤、科技新城等无证废品收购重点地区,转运废品320多台次,输出废旧物品1600多吨。浏河、城厢等水陆通道治安卡点,累计挡回废品运输车船40多台次,阻止430多吨废旧物品入境。

  日前,我市无证废品收购整治工作,呈现出工作进展快、整治气势好、群众信心足的良好态势,具体表现为:一是领导重视,齐抓共管。各地各部门主动把整治无证废品经营列入本地区、本部门的重点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相关干部分工落实,深入开展宣传发动,及时传递整治信号,广泛宣传政策法规,积极调动有利因素,全面推动整治活动,形成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整治局面。二是多策并举,措施有力。浏河、城厢、双凤、科技新城、浮桥等镇区通过召开会议、上门告知、悬挂标语横幅等形式,动员群众投入整治活动。浏河、城厢等地借助世博安保治安卡点,增派检查堵控力量,加大源头管控能力,阻止外阜废品流入我市,截断无证废品收购站点生存的链条,两镇水陆通道只见废品输出车辆,已无外阜废品车辆进入。三是重拳出击,初见成效。7月13日,浏河镇东仓村陈客银无证废品经营老板,主动向整治部门递交了承诺书,并将收取的15万元左右租金,退还给了近20个小经营户。科技新城在开展无证废品收购整治的同时,还对辖区34家生猪养殖户,9115头生猪进行清理整治,32家养殖户与综治办签订了撤除承诺书。全市880多个无证废品收购站点,绝大多数经营户打消了继续经营的念头,停止了经营活动,着手处置废品库存,积极做好关停准备。60多户经营业主已关门歇业,从业人员陆续撤离本地,整治形势日趋向好。

  针对当前整治形势,结合现实需要,为做好下一步整治工作。7月12日,市整治无证废品收购工作领导小组作出部署,要求各地各部门再接再厉,乘势而上,集中精力,着力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浓厚的整治氛围。要动员村(社区)干部,深入废品收购站点,不漏一人不遗一户,深化全员思想发动,让政策法律法规、整治部署要求和长效管理措施,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借助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切入正反两个方面视角,集中报道整治动态,广泛宣传先进典型,及时反映整治进度,适度曝光抗法行为,大力促进整治工作。动员群众揭发检举顶风违法行为,孤立打击违法违规废品经营业主,彻底消除企图蒙混过关心理,自觉配合当地政府开展整治行动。二是进一步强化卡口管控,有效堵截废品从源头流入。各地各部门要多策并举,条块配合,从源头上杜绝外阜废品流入我市。要认真做好卡口执勤的防暑降温工作,积极为执勤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不能因为天气酷热难耐就放松检查,不要因为整治形势向好就马虎了事。三是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各地各部门一定要充分估量形势,提高思想认识,落实工作责任,在思想上做好吃大苦、流大汗的准备,在措施上做好啃骨头、攻堡垒的准备,在行动上做好打硬仗的准备。镇(区)、村(社区)干部要进行任务分解,分工包干,定人定责,一级带动一级,一级督促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按时保质完成整治任务。要紧扣经营规模,考量自处能力,实行一户一套整治方案,坚持长计划短安排,按照签订的承诺协议,及时检查自处进度,及时兑现整治承诺,及时检验工作成效,做到先易后难,实施分类瓦解、达到各个击破,确保在7月底圆满完成自行处理阶段的各项工作任务。四是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源头杜绝破坏环境行为。在市土地流转规范性文件出台前,辖区农户和村民小组不能私自签订土地流转合同,确需进行土地流转,必须由村委会报镇(区)审核批准,确保土地规范有序流转,坚决杜绝新的破坏土地和污染环境发生。五是进一步加快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步伐,积极为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奠定基础。坚持一手抓综合整治,一手抓规划布建。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城乡一体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科学调查论证,统筹合理规划,加快推动我市再生资源回收网络的改造和建设步伐,积极为下一步健康规范废品收购市场经营秩序奠定基础。要加强有证废品经营业主的管理,依法吊销一批不符合消防、卫生和城市管理要求,超范围、超期限和异地经营,收购销售赃物等违法经营站点的证照,依法取缔违规违法经营站点,有效控制持证经营户数的总量,为下一步再生资源回收网点体系建设创造有利条件。